【心城守固斷諸外賊】
寫到這篇,也是普庵六香介紹的最後一篇,如之前簡介所言,淨塵香的材料為淨化除穢之香材,在宗教領域中,淨化有兩種意義,一者取其香材之效力,平體之陰陽,二者以轉心之思維,淨心之塵垢。
簡單來說,一個是藉材料特性,一個是改變心的想法,而這兩者又以後者為究竟,前者為輔,這也是末學一直強調,香為助緣,心才是根本,只點香固然有其效用,但非根本,在”正統道藏。洞真部本文類。無上內秘真藏經卷之五”中云:
一切眾生,受苦樂者,皆是慧源,與天尊無毫屋差別。汝等當行六行,通六合之道。何謂六合?
眼與色合,心不緣色,不緣色故,則是忘色;耳與聲合,心不緣聲,不緣聲故,則是忘聲;鼻與香合,心不緣香,不緣香故,則是忘香;口與味合,心不緣味,不緣味故,則是忘味;身與觸合,心不緣觸,不緣觸故,則是忘觸。
如是行行,去來常一,取拾常一,坐臥常一,動靜常一,是非常一。心城守固,斷諸外賊,羣邪徒黨,並皆磨滅。法王自在,猶如明珠,內外通徹,見法明淨,塵穢莫染,入一相門,即名大道,則是法母,能生諸法。
見法明淨,塵穢莫染,即是淨塵之真諦,其實這真藏經,以學術角度來看,是佛道融合之義理,不過正如普庵祖師,是佛是道,似佛似道,都是制心之法,在”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三之一。荅庸菴二問”中云:
善惡無性,先須論心。心若迷善,功微而惡罪大。心若悟善,功大而惡力微。以善惡雖皆性具,一順一逆故也。招報隨其念之強弱,亦無一定。學人失念,秖貴覺照。果能覺照,煩惱雖熾,必漸減矣。覺於臨境貴猛,覺於平日貴密,又貴事理並運,顯密互資。危微精一之功在己,不在人也。
曾經有客戶問末學,香品介紹引用古籍經典,或許有些客人都不見得看得懂,難道跟香氣有關嗎?
古籍與香氣沒有直接關聯,然而宗教香品如前言所述,必有其脈絡與相應的緣起,以商業立場來說,可能不討好,但製香者只能在物質上盡善,而修法行持的心念,還是在燃香之人身上,正如蕅益大師所言,危微精一之功在己,不在人也。
#普庵 #香文化 #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 #淨塵香 #無上內秘真藏經 #正統道藏 #六根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