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

古香學。香性論。陸

南方丙丁火。主夏五味苦

【古香學。香性論。陸】​
南方丙丁火。主夏五味苦​
先前 #香性論伍 中,說到火性在製香與品香的運用,分成兩個部分來談,火性炎上,能改變香材的特性,不僅有催發之效,更有熟成圓潤之用。​
催發與圓潤兩者,看似相駁,實則在於使用程度上的差別,若涉及易理的離卦(#離為火),則有更深入的說法,不過這偏離香品太多,想來一般消費者,需要的只是香品,就不再另述。​
火用於催發,非常容易理解,就如直火燃燒般,香品點火燃燒能直接產生香氣,前幾天預告的 #女神味道,即是一款用於直火燃燒的香品,然而這款香品的原料製作,也使用了火性熟成的製香手法。​
以品香來說,"直火燃燒"與"心薰爐空薰"兩種使用方式,在香氣上的表現就頗有不同,明清後的製香方式,幾乎都是直火燃燒為主,台灣製香承襲閩南一代的製香方式,也是以直火為主,直火的好處是催發力強,香氣也擴散的遠,但缺點就是,香的配料配的不好,就易生苦味。​
在香品來說,苦味又分成兩種,一者為配料失當的不良味道,二者為調和環境的香品偏性,這就是之前在第一章 #古香學香性論 中, #黃帝內經 所言:​
以所利而行之,調其氣,使其平也。​
之前在宗教粉專中,所提及的香藥同源,兩者的創造者,皆為信仰中的三教祖師,所以某種程度上,香與藥的相似度很高,藥理上的偏性,用於香的解釋上,也十分合理。​
上述所談及,調和環境的香品偏性,也是香品的一種製作方式,然而大多用於特殊香品或是宗教香品中,這類型的香品,香氣不見得討喜,但特殊場域或天時氣候使用,往往有奇效。​
典籍中的這類型香品,有時也會被後來的人,改配方變成品香之用,如之前文章中,提及香乘中的信靈香配方,與道藏中的就頗有不同,但兩者不同之處的檀乳,在宗教中的用法不一,使用與否也依各自傳承而定,之前在 #閒談複方拾 中所說的即是。​
更改後的配方,香氣上會更為討喜,但相對的偏性趨於中和,則減緩或失去了原始配方中的效用,這也是先前文章中,一直提及日常用香與特殊宗教用香,兩者不同的原因。​
這兩者現今常被混為一談,反而致使香文化的消失,抑或淪為商業販售話術,實為可惜。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