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城隍十八司。貳】
感德賜福兩分明
應過無私道天聽
人間私語天聞雷
何若堂前鬧雞鳴
上文說到陽人心念所感,天地冥通有應,在十八司爺中,司名感應,掌此任責,凡是一邑陰陽之事,先由感應司統整後,彙報城隍尊神,作為後續處理的憑依,凡有所秉,感應明聽,紀錄歸案,待其他司爺考較審核後,以其真偽功過,核定賞罰。
古來咒詛斬雞頭者,實為妄添刀下雞魂,焉知人間私語,天聞若雷,況乎焚香禱祝者,自有感應之司,隻字不漏,古往今來,可逃者誰?
道家”太上感應篇”云:{太上曰。禍福無門。惟人自召。善惡之報。如影隨形。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。依人所犯輕重。以奪人算。算減則貧耗。多逢憂患。人皆惡之。刑禍隨之。吉慶避之。惡星災之。算盡則死。}
儒家”尚書”云:{惟狂克念作聖,惟聖妄念成狂。}
佛教雖不重感應,但重視念頭起伏的訓練,而這念頭便是感應的緣起,心有所感,自生靈應,念頭越強烈,則感應也越強,這感應不僅指對於鬼神之感召,也同於自身行為之引動,儒道所說的惟人自召與克念作聖,便來自於能克制念頭,自然能克制行為。
當初在寫十八司爺的故事時,在順序上便是規劃過的,人的一切功過,都由念頭而起,所謂的感應,不僅對於鬼神,更是源於心與相應於天地,正如”真經”云:
{文以武始。中心正氣。發乎體行。謂之武也。武聲威威。體行貫一。無雜無念。可發靈通}
“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”云:{故聖人善理常以通物,有感必應,應又生感,故言感應理常通也。}
經中所言之理,在生活中常常發生,如腦海中想到酸梅,念想中的酸感,也容易引起口水分泌,而想到酸梅,有人會聯想到剉冰,而彰化人大概也會想到八卦山腳下的酸梅鳳梨冰,如經云:{有感必應,應又生感},念之所想,應之所生,應生而行,發乎體行,吃到酸梅後,記得酸梅之味,日後應又生感,如此循環便如佛法中所說的”十二因緣法”,念想而起發乎體行,斯由感應之肇耳。
【城隍十八司。壹】https://reurl.cc/noMRYn
【城隍十八司。序】https://reurl.cc/qg2e90
#儒 #道 #釋 #信仰 #宗教 #鄉野鄙夫 #供養 #祭祀 #漢藏傳香 #彰邑 #城隍廟 #仁愛侯 #城隍尊神 #十八司 #司爺 #半線 #東嶽天齊 #仁聖大帝 #七十二司 #三省 #六部 #感應司 #克念作聖 #尚書 #太上感應篇 #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
感德賜福兩分明
應過無私道天聽
人間私語天聞雷
何若堂前鬧雞鳴
上文說到陽人心念所感,天地冥通有應,在十八司爺中,司名感應,掌此任責,凡是一邑陰陽之事,先由感應司統整後,彙報城隍尊神,作為後續處理的憑依,凡有所秉,感應明聽,紀錄歸案,待其他司爺考較審核後,以其真偽功過,核定賞罰。
古來咒詛斬雞頭者,實為妄添刀下雞魂,焉知人間私語,天聞若雷,況乎焚香禱祝者,自有感應之司,隻字不漏,古往今來,可逃者誰?
道家”太上感應篇”云:{太上曰。禍福無門。惟人自召。善惡之報。如影隨形。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。依人所犯輕重。以奪人算。算減則貧耗。多逢憂患。人皆惡之。刑禍隨之。吉慶避之。惡星災之。算盡則死。}
儒家”尚書”云:{惟狂克念作聖,惟聖妄念成狂。}
佛教雖不重感應,但重視念頭起伏的訓練,而這念頭便是感應的緣起,心有所感,自生靈應,念頭越強烈,則感應也越強,這感應不僅指對於鬼神之感召,也同於自身行為之引動,儒道所說的惟人自召與克念作聖,便來自於能克制念頭,自然能克制行為。
當初在寫十八司爺的故事時,在順序上便是規劃過的,人的一切功過,都由念頭而起,所謂的感應,不僅對於鬼神,更是源於心與相應於天地,正如”真經”云:
{文以武始。中心正氣。發乎體行。謂之武也。武聲威威。體行貫一。無雜無念。可發靈通}
“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”云:{故聖人善理常以通物,有感必應,應又生感,故言感應理常通也。}
經中所言之理,在生活中常常發生,如腦海中想到酸梅,念想中的酸感,也容易引起口水分泌,而想到酸梅,有人會聯想到剉冰,而彰化人大概也會想到八卦山腳下的酸梅鳳梨冰,如經云:{有感必應,應又生感},念之所想,應之所生,應生而行,發乎體行,吃到酸梅後,記得酸梅之味,日後應又生感,如此循環便如佛法中所說的”十二因緣法”,念想而起發乎體行,斯由感應之肇耳。
【城隍十八司。壹】https://reurl.cc/noMRYn
【城隍十八司。序】https://reurl.cc/qg2e90
#儒 #道 #釋 #信仰 #宗教 #鄉野鄙夫 #供養 #祭祀 #漢藏傳香 #彰邑 #城隍廟 #仁愛侯 #城隍尊神 #十八司 #司爺 #半線 #東嶽天齊 #仁聖大帝 #七十二司 #三省 #六部 #感應司 #克念作聖 #尚書 #太上感應篇 #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